出海的漁民能提早知道是否會遇到瘋狗浪,工地附近的居民能即時收到空氣品質惡化的通知,申請政府相關文件也不再需要填寫一堆紙本表單,這些改變,來自於近年政府推動的「數位治理」,讓資料共享、AI 分析與即時監測逐漸融入生活與產業,不只提升效率,更直接守護安全。
清晨,漁船準備出港時,船長不再只能抬頭望天、靠經驗判斷海象。打開「海象環境資訊平台」,就能看到最新的風浪預報、潮汐數據、海流預報等關於海象的即時數據。對於四面環海的台灣來說,海象監測及預報系統,不僅能有效守護出海討生計的漁民、也保障喜愛海上活動的民眾、往來各大汪洋的商船等眾人的生命安全。
「海象環境資訊平台」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,分類成八大應用模組。每個模組整合不同的海線資料,像是波浪、風力、潮汐等即時資料,或是預報資料的圖層,疊加在全臺海域的地圖上展示。
使用者可以查詢所在位置是否有過高的浪、過熱的溫度、承載於海流的油污等異常警訊;或是在從事海上活動之前,查看海邊遊憩點是否有危險,判斷今天是否適合潛水、提前得知漲潮與退潮的時刻以便安排出遊時刻。
海象環境資訊平台有針對游泳潛水、海上休憩兩大類活動,製作警示圖層(圖/ 海象環境資訊平台)
預備要出海航行的人,可以輸入出發與結束的航點。就能即時取得此航線的風速、浪高、表面流速與流向等海象預報資料,讓使用者能在出航前做好更周全的規劃。
使用者可以在海象環境資訊平台輸入經緯度,或是在地圖上點選出發與抵達的航點,以此規劃航線(圖/ 海象環境資訊平台)
另一個令人振奮的海象資料應用,是氣象署與成功大學海水文中心合作開發的「海岸異常波浪預報系統」,於今年(2024)八月公開發佈。這套系統分析過去 25 年來,發生在臺灣的 430 件的瘋狗浪紀錄,並結合光海上波浪的資料、光學影像、AI 預測、AI 辨識等多項技術,建立一套提前 24 小時預警瘋狗浪的系統。
過去,若要知道空氣是否惡化,常常得等新聞報導或官方公告,但此時早已將致癌或導致過敏的有害粒子吸入肺部,民眾根本來不及在出門前準備預防對策。
環保署自 2023 年起啟動智慧圍籬設備,計劃在 6 年內於全國 320 個空氣污染熱點處,佈置 3200 個監控設備。這些裝置以物聯網感測技術蒐集數據,並透過 AI 模組進行異常分析,一旦濃度出現異常,系統便會自動告警並通報稽查單位。
與過去「守株待兔」的被動稽查相比,智慧圍籬以系統演算的風險名單,快速鎖定可疑對象,展現「化被動為主動」的新模式。
監測到異常時,智慧圍籬系統會透過 Line 通知高風險區域的工業者,要求他們自主管理,避免污染繼續擴散。不僅加快排除空污,也減輕環保單位的人力負擔。
地方政府部署智慧圍籬,更進一步加深空污防制的成效。新北市自 2018 年起布建超過 800 個微型感測器,建構「Smart Air 智慧平台」,能依據不同區域特性設定警戒值,並在異常時即時通知稽查人員。
臺中市也在今年跟進,於臺中港區布建微型感測器,全天候監測細懸浮微粒與特定污染物。這套網絡曾成功偵測出某工廠異常排放,環保局據此迅速派員到場稽查,當場查獲違規並依法開罰。
以感測器搭建起的智慧圍籬,讓空污現形。稽查人員不再只能追在空污後頭,可以更即時的掌握空汙排放狀況,讓寶島臺灣的空氣品質越來越好。
智慧圍籬設備佈置感測器,將空汙數據即時告知監管人員(圖/ ChatGPT)
企業一樣得益於數位治理帶來的改變。以往,台糖在採購國際糖品時,往往需要依靠承辦人員的經驗來判斷價格趨勢。面對劇烈波動的國際市場,任何誤判都可能造成鉅額損失。
2021 年起,台糖與經濟部資訊中心合作建置「糖與大豆的國際期貨價格預測系統」,以深度學習模建立預測模型。以相關數據訓練出來的價格預測系統,準確度高達94.75%,協助採購人員評估價格低點出現的時機,再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與經驗,做出更佳的採購決策。
中油也跟上這股數位治理的浪潮。全台六百多座自營加油站的銷量過去多仰賴人工報表整理,耗時長且難以及時發現異常。導入大數據分析後,系統能即時比較不同站點的銷售趨勢,一旦出現異常跌幅,便會自動提醒管理人員追查原因。這套工具還能透過視覺化圖表,協助管理人員擬定有效的行銷決策。
大數據分析和 AI 技術,讓老字號的企業獲得新的營運方式—無論是預測期貨價格達到節流,或是掌握現況來擬定精準的行銷策略以開流,都為產業界帶來創新的曙光。
現在只要動動手指,就可以在線上申請數位帳戶、辦理信用卡或貸款,便利性大幅提升。除了銀行作業數位化之外,也歸功於 MyData 平台串接 15 家銀行,讓民眾在驗證身份之後,即可授權將自己保存在政府機關裡的戶籍、財產、所得、勞健保投保等資料,安全傳送給銀行。
民眾再也不用「東市買駿馬,西市買鞍韉」那樣奔波收集資料,只要在電腦前授權「坐等」MyData 與銀行的資料串接,就可享受金融服務。
從海象到空氣,從數位金融到企業大數據應用,數位治理便利我們的日常、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,同時協助企業數位轉型。過去四年為我國的數位治理播下種子,隨著數據整合與分析、AI 技術更加成熟,智慧國家的基礎將更加穩固。